1、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2、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引资载体效应,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水平。
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来京出席第四次中英金融服务峰会的英国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伦敦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施维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来京出席第四次中英金融服务峰会的英国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伦敦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施维默。各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中英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潘功胜会见来华出席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双方就两国经济金融形势、金融稳定、金融合作等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
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一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一行。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审慎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加强中英金融监管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5、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资央企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6、海关总署公布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海关总署公布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支持中部地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中转”业务,优化铁路快通、过境班列集拼、集散监管模式;加快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经验在中部地区落地实施,推动调整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提升内陆开放平台能级等。
7、2025年开年近半个月以来,全国多地召开重要会议,部署全年经济工作,并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025年开年近半个月以来,全国多地召开重要会议,部署全年经济工作,并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细看各地部署的具体工作以及出台的最新政策举措,激发消费活力、扩大有效投资等成为发力重点,针对提振重点产业发展、力促科技创新,以及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多地也划定了目标和路线图。
8、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20%
乘联会预测,按2024年的政策基本延续的测算基础,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同比增长20%,渗透率57%。
9、中国造船业占据全球市场70%
从全年数据来看,去年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2412艘6581万CGT,相较于2023年的2320艘4920万CGT,增长34%,创下过去17年来的最高纪录。新船订单总金额达到了20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9万亿元)。
10、房地产200亿元盘活基金成立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存量盘活是202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该基金的成立体现了当前对于存量盘活的金融支持。同时,该基金除用于问题项目盘活外,也能参与问题企业层面纾困,释放出明确的救房企信号,将促进房地产企业风险化解。